廣東那起知名的「男上司迷姦女孩致死」的案件,大家還有印象嗎?
最近二審宣判了,維持一審判決,兇手彭某犯強姦罪,判處無期徒刑。實施卑劣惡行讓一名23歲的女孩慘死,彭某是罪有應得!邏輯何在? 家中獨子需要傳宗接代,這是他性侵殺人的「護身符」?最叫人心驚膽寒的是,在案件背後還有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。
2020年12月底,陳某梅入職一家建築公司,主管彭某對她十分關心。2021年1月23日,39歲的彭某得知陳某梅失戀,便聯想到自己有機會與其發生性關係。此時陳某梅正處於試用期,而彭某是她的主管,拿捏著轉正考核,他自恃有這點權力,便敢膽大妄為。到了晚上,先是幾位同事一起聚餐,隨後彭某又單獨和陳某梅去宵夜,之後又去了KTV唱歌,在這期間,陳某梅喝了大量的啤酒。這個傻姑娘還不知道領導勸的酒全都帶著惡意,為了給領導留下好印象,即便不會喝酒也勉強自己喝盡了。待到淩晨2時許,彭某帶著喝醉的陳某梅去某公寓房間,並拿出了準備已久的麻醉藥七氟烷。他不信看醫生能救自己,反而觀看迷姦視頻刺激性慾,還購買了多種藥物企圖迷姦女性。彭某將七氟烷倒入紙巾置於陳某梅鼻子下方使其吸入,欲趁陳某梅昏迷實施姦淫,但因性功能障礙未得逞。不幸的是,陳某梅卻因七氟烷中毒致急性呼吸、迴圈功能障礙而死亡。這個花樣年華的女孩,還沒來得及展望美好的未來,就被人侵害致死。事發後,兇手彭某將陳某梅偽裝成意外身亡,試圖撇清自己。他清理了案發現場,報警謊稱陳某梅醉酒未醒,並向警方和家屬表示,雙方是自願發生關係,隱瞞了迷姦的事實。從策劃到實施犯罪,再到事後處理,彭某清醒得不像一個新手。“這種葯是專業人士才會使用的東西,非常難查,簡單的檢測根本鑒定不出來,在國內很少見。”如果不是法醫在血液里檢測出了麻醉藥成分,彭某也許真會逍遙法外。
在一審判決前,彭某家屬一方提出了不到30萬元賠償的方案,希望獲得諒解。兇手家屬覺得別人家的女兒值不過30萬,但在陳家人心中,女兒是放在心窩上疼的寶貝!陳某梅家境貧寒,母親是聾啞人士,父親有眼疾,她和哥哥在外婆家長大,平日里多靠親戚救濟,才能維持生活、讀書。一個貧寒的家庭,供養出一個大學生,是拼盡了全力的。陳某梅不僅乖巧,更是努力上進,家中貼滿了她的獎狀,成年之後,陳某梅是家裡重要的經濟支柱。在兇手試圖打同情牌,稱自己是獨生子,家境困難的時候,有沒有想過被害者的家庭更底層、更困難?陳某梅曾計劃拿到工資後帶母親去看病,去旅遊,但這些計劃還沒來及實施,她已香消玉殞。在她慘死之後,她的母親悲痛欲絕,卻連哭都發不出聲來。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剛剛有些起色,就遭遇這樣的滅頂之災,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絕望,更是對這個家庭沉痛的打擊。如今彭某被判無期徒刑,總算可以告慰受害者在天之靈,稍稍撫慰家屬慘痛的心。但不出意外,在這則新聞底下,出現了這樣的留言:受害者有罪論。陳某梅曾和朋友表示彭某對她很好,朋友便提醒她:「不要總是跟主管吃飯」。。陳某梅表示自己不好拒絕,「主管告訴她吃飯也是交流工作。 ”在得知陳某梅分手后,彭某通過微信聯繫陳某梅說:“想開點,下周過去開導你”。隨後又發資訊道:「如果你今晚沒有其他安排的話我晚上過去找你吃宵夜。 ”彭某還供述過這樣的話:「因為陳某梅答應晚上跟我約會,我知道應該可以跟她發生性關係。 ”陳某梅以為的正常吃飯,也就是交流工作,被彭某當成了可以下手的信號。這就是剛畢業的懵懂女孩,和在社會闖蕩十幾年的油膩老渣滓的對弈。陳某梅家境貧寒,珍惜得來不易的工作機會,害怕得罪領導。彭某手握權力,將小女孩當成獵物,用關切的口吻掩蓋自己不軌的意圖。她並非百分百自願,卻會被彭某說成是自願,也會被不明所以的網友理解為自願。這起案件,本質是一場被異化的「職場潛規則」,在這背後隱藏的,是社會權力的濫用和對女性的物化。
大部分的職場潛規則不會被當成強姦,其實更屬於「灰色強姦」的概念。強姦有兩個前提,一個是被侵害者明確表示不願意,二是使用暴力、威脅讓被侵害人被動與其發生關係。“灰色強姦”則定義曖昧,一般發生在熟人之間,例如同事、親友、師生等。被害者的態度介於同意和拒絕之間,中間夾雜著金錢、權力、利益,被害者甚至察覺不到那就是強姦。女護士郭爽沒有正式編製,只能算是臨時工,如果想留在醫院,就需要通過考試。某次同事聚會上,方偉召一個勁地勸郭爽喝酒,郭爽本沒有酒量,但是不敢得罪上司,硬著頭皮喝了。酒醉之後,方偉召藉著送郭爽回家的名義,將她帶走侵犯了。此後,郭爽多次被方偉召「潛規則」,但是方偉召卻違背“承諾”。郭爽靠自己的努力通過了醫院的考試,但是方偉召卻只給她安排了合同工的工作。郭爽在多次吵鬧後才明白,原來方偉召根本安排不了編製,自己被騙了。惱羞成怒之下,郭爽起意報復,她找了一個小男友,兩人合謀殺了方偉召。如果下屬不滿足領導的要求,可能會被開除、失去升遷的可能,即便是討厭領導的接觸,也會違心滿足對方的要求。或者是在領導的“承諾”之下,放棄追責的權利,最終任人魚肉。而別人聽到這樣的事之後,會給他們打上“你情我願”的標籤, 認為他們是各取所需,“周瑜打黃蓋”。
“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,強暴一個女生,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,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。 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。 ”
職場潛規則也好、師生之間的誘姦強迫也罷,本質上是權力、閱歷、知識不對等的壓迫。而社會輿論中對權力的崇拜,也會將這一不對等的壓迫渲染成理所應當的存在。在與惡魔的較量中,受害者屈服於權力與輿論的強壓,陷入自我懷疑中。久而久之,劣幣驅逐良幣,讓加害者有了突破法治和道德的底氣。
“忍耐不是美德,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,生氣才是美德。”
破除潛規則,需要我們每個人都發聲,人人自覺抵制,給受害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援,讓潛規則失去輿論土壤。